揭秘趙雲三拒絕代佳人的背後(趙雲拒絕寡婦)

2023-01-02 10:04:41 歷史 歷史解密

趙雲為何三次拒娶絕代佳人樊氏?趙子龍在《三國演義》中,不僅被塑造為一位勇猛的戰將,而且相對於關羽的倨傲、張飛的魯莽,趙雲更多的是謙和冷靜,在人格上幾乎無可挑剔。英雄常須美人配,趙雲卻是典型的大齡晚婚。直到建安十三年(公元208年)赤壁之戰時,趙雲已經出道20年,還是孑然一身,也沒個紅顏伴侶。

這時,有一樁姻緣向他招手。《三國演義》第五十二回,講述瞭這一段故事。說的是赤壁之戰後,劉備起兵攻占荊州南部的四郡,派趙雲帶兵三千,進取桂陽。桂陽太守趙范聞得趙雲威名,早有心投降,在部將的攛掇下勉強打瞭一仗,大敗,於是捧瞭印綬,出城投降。

他和趙雲都是常山真定人,同姓同鄉又同年,趙范就提出和趙雲結拜兄弟,趙雲也同意瞭。第二天,趙范請趙雲入城安民,在衙門裡設宴招待。酒至半酣,趙范又把趙雲請入後堂繼續喝。看趙雲有些醉瞭,趙范忽然請出一個婦人,給趙雲斟酒。趙雲看這婦人,“身穿縞素,有傾國傾城之色”,就問趙范:“這是誰呀?”

趙范回答:這是我嫂嫂樊氏。趙雲立刻“改容敬之”,並且辭謝,請樊氏還是回內室去。接著,又問趙范:“您嫂子一個寡婦,何必要麻煩她來舉杯呢?”這時,趙范笑嘻嘻地說出瞭他的用意。原來,趙范的哥哥已去世三年,樊氏也就守瞭三年的寡。

趙范勸樊氏改嫁,樊氏說,要我改嫁,新丈夫必須滿足三個條件。首先是要文武雙全,名聞天下;其次是要相貌堂堂,威儀出眾;其三還要姓趙。如今正巧,趙雲這三條都符合,趙范就想把寡嫂嫁給趙雲。誰知趙雲聽瞭,勃然大怒,厲聲喝道:“我既然和你結為兄弟,你哥哥就是我哥哥,你嫂嫂就是我嫂嫂,怎麼能做這樣亂倫的事情!”

原本其樂融融的酒席氣氛,頓時僵住瞭。趙范也很不爽:“我好心相待,你怎麼這樣無禮!”給左右的小弟使個眼色,打算動手瞭。趙雲眼疾手快,先下手為強,劈臉一拳把趙范打個仰八叉,然後快步出瞭衙門,上馬回營瞭。這下臉皮徹底撕破,趙范惱羞成怒,重新舉兵反叛,準備用詐降計殺死趙雲。結果,趙雲將計就計,連夜占領桂陽,生擒趙范,迎接劉備、諸葛亮大軍入城。

在慶功宴上,諸葛亮聽說瞭趙范許婚之事,就問趙雲:“趙范要把樊氏嫁給你,這也是一樁美事啊,你為什麼要拒絕呢?”趙雲回答:“第一,我和趙范結為兄弟,又娶他寡嫂,這是要被人唾罵的;第二,讓樊氏寡婦再嫁,是失節;第三,趙范新近投降,又不知道他的本意如何。我趙雲是什麼人啊,怎敢因為一個女人,就壞瞭主公的大事呢?”

劉備和諸葛亮都贊賞瞭一番趙雲的大局為重。然後,劉備問:“如今,桂陽的大事已經定瞭,我做主讓你娶樊氏,怎麼樣?”趙雲又說:“天下的女人不少啊,怕隻怕名譽不立,大丈夫何愁沒有妻子呢?”就這麼又拒絕瞭。於是,劉備和諸葛亮又贊揚趙雲,實在是大丈夫啊!關於“傾國傾城”大美女樊氏的故事到此為止。


她僅僅就在《三國演義》裡面露瞭這一面,引起瞭趙雲、諸葛亮、劉備和趙范之間的這一點討論。她日後的結局如何,沒有一點交代。想來,真要再恪守那三個條件,除瞭趙雲之外,世上哪裡還有第二個?那麼,這位絕色佳人,看來也隻能孤燈相伴餘生瞭。

在《三國演義》中,樊氏的出現,僅僅是羅貫中為瞭塑造趙雲完美形象的一個段子。但嘗試站在當事人的角度分析討論一下他們的心態,其實也是頗為有趣的。首先,是這一事件的真正主角趙雲。取桂陽的時候,趙雲的年齡不小瞭。若按照《三國演義》的描寫倒推,這時趙雲已經是半百高齡,在古代可以抱孫子瞭。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。要說他一點沒把婚姻放心上,未必是真話。

趙雲的年齡

歷史上並未詳細記載趙雲的年齡。《三國志》記載,他在公元190年左右,被本郡推舉為軍官,帶領地方部隊。據此推斷,他的出生年份應在170年或更早。

民間傳說裡,稱趙雲為劉備的“四弟”。但若按《三國演義》的描述,趙雲在公元228年諸葛亮首次北伐時已經70歲,那麼以此逆推,趙雲應為159年出生,則初戰文醜時他已經34歲,長坂坡血戰時50歲,平定南中時67歲瞭。當然,這本來就是羅貫中的隨筆書寫,不足為憑。

他拒絕娶樊氏的理由,第一條稱得上堂堂正正。趙范的邏輯,咱倆結拜瞭兄弟,你就是我哥哥,所以我嫂嫂你也不妨拿去。要換成曹操,恐怕就眉開眼笑接受這邏輯瞭。誰知趙雲這賬門兒清:我就算是你哥哥,但你的哥哥也是我哥哥呀,你的嫂嫂也該是我嫂嫂,而不是我老婆呀!我怎麼能娶自個的嫂嫂呢!

趙范為瞭和趙雲套近乎,想先拜哥哥,再嫁嫂嫂,自以為這樣水到渠成,順理成章,卻不料遇上死心眼的趙子龍,這兩條套近乎手段相互沖突,第一條近乎反而變成第二條近乎的阻隔,結果親傢變成冤傢,落瞭個適得其反。至於第二條,寡婦再嫁失節,則是無稽之談,或者是牽強附會的理由。

雖然寡婦“守節”的說法當時也有,但寡婦再嫁更是天經地義。拿封建社會後期的倫理去苛求封建社會前期的樊氏,這不過是明朝作者羅貫中的想當然罷瞭。而第三條呢,其實才是趙雲真正的著眼點。

無論從《三國演義》還是史料看,趙雲是一個政治上相當謹慎的人。平時低調謙遜,遇上大事,一方面聽領導的話,踏實幹活,另一方面也非常懂得大局為重,關鍵時刻處事果決,敢提意見。總而言之,他是一個大公無私,或者說冷面無情的人。

1

作者:admin

链接:https://cms.daicuo.cc/article-392846.html

來源:呆錯文章網

著作權歸作者所有,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,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。

上一篇:曹操不稱帝的背後秘密(曹操為什麼不稱帝他的兒子卻稱帝)

下一篇:孫權借荊州大有文章(孫權偷襲荊州真的錯瞭嗎)